icon-search
icon-search
  • 艺品 - 《挺艺文 保传承》block.jpg
  • 挺艺文2.jpg
  • 挺艺文3.jpg
  • 挺艺文4.jpg
  • 挺艺文5.jpg

《挺艺文,保传承》

RM 100.00
- +
icon-bag Add to Cart
Home

《挺艺文,保传承——马来西亚文化品牌剪影》
出版:大阳光圆梦基金及元生基金会联合出版
主编:黄金城
出版日期:2021年2月
语言:简体中文

印刷:320 页彩色印刷,精装本


出版缘起


疫情下的温情 / 林春发 & 杨仁杰
为何出版这本书?
这得从新冠肺炎疫情说起。


(一)疫情来了,面对它、处理它
  新冠肺炎疫情(COVID-19)自2019年杪爆发以来,最先在中国武汉引起极大震荡。中国当局迅速采取封城行动,以抑制疫情扩散。正当一些国家还在争议是否强制人民戴口罩、进行社交距离之际,疫情已经悄悄肆虐全球,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受到波及,我国马来西亚也没有幸免。
  我国政府为了抑制疫情,正式宣布从2020年3月18日开始展开强制性行动管制令(MCO),限制人民外出,鼓励居家办公;随即也发出标准作业指南(SOP),包括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商家营业指南等等,并随着疫情状况的演变,做相应的调整。
  简言之,不论在MCO期间,以及后续的有条件行动管制令(CMCO)期间,经济活动遭遇最大的影响,大多数的企业和商家由于无法正常运作,营业额大幅度滑落,收入也相应削减,但是基本开支照旧,造成生存的极大压力。
  疫情下的艺文界,可谓凄风惨雨。原本主要收入来源的教学活动,几乎完全停顿;舞台演出也无法展开。换言之,从2020年3月或4月起的超过半年内,大多数的艺文团体陷入零收入或微薄收入的窘境。为了应对这场灾难,有的艺文团体采取裁员、减薪的措施;有的从事其他临时工,或者短期转行,希望情况好转之后东山再起,重新活动。
  有媒体语重心长的提醒,有的艺文团体为了生存而暂时转行做其他业务,有的恐怕就永远转不回来了。原本处于弱势的艺文团体,经此冲击,看来更加凋零萎缩。
  有感于艺文团体在疫情下的艰辛,大阳光圆梦基金和元生基金会于是发起《挺艺文,保传承》为艺文界雪中送炭专案计划,希望能够为艺文界送暖,度过寒冬。新加坡许国伟夫妇率先捐献五万令吉,Shiny Universe 也捐献五万令吉,另外谢璇苞先生及马来西亚彩虹联谊会也各捐出一万令吉,合计有12万令吉。紧接着,收到机兴集团总裁兼该集团属下海星基金会主席郑秉吉先生的短讯:“亚才兄&春发兄,你们为艺术文化团体的贡献怎么没找我参与一份?我们的基金会会赞助1万元。你们的善举值得支持!有你们真好!慧慧会安排付款。谢谢。”秉吉兄给我们打了强心剂,加强我们在出版方面的信心。感谢秉吉兄,我们也强烈认为:有您真好!
 《挺艺文,保传承》为艺文界雪中送炭专案计划公开后,总共有31个艺文团体申请。经过专案委员会的审核,入选的团体总共有23个,总资助额为12万令吉。
  实际上这个数额也只是杯水车薪,算是给艺文团体加油打气,希望这些团体坚守阵地,维持求生意志和前进的动力。


(二)展现大马优秀艺文团体
  在受惠的23个团体之中,包含节令鼓、敲击乐、戏剧、潮剧、木偶戏、布袋戏、舞蹈、歌唱、口琴、儿童剧场、儿童歌舞剧、乡音、经典学堂等,可以说包含了我国艺文界重要的艺术类别。
  再看看入选艺文团体名单,以创立的年代而言,最早的是鸣玉凤掌中班福建布袋戏,成立于1930年代,至今有将近90年的历史。年代稍晚的是金玉楼春潮剧木偶剧团,成立于1989年,已经超过30年的历史;更难能可贵的是,金玉楼春传承至今已经跨入第五代。这也意味着这传统的艺术形式后继有人。
  雪中送炭的专案计划定名为《挺艺文,保传承》,具有保存和传承的双重意义,先确保存活下来,留得青山在,日后还可以继续发扬光大。而入选的这23个团体,基本上可说是马来西亚代表性的艺文团体。如果有人追问马来西亚的艺文团体有哪些?有什么成果?有哪些代表性的团体和人物?我们突然发现,这入选的23个团体,就是最直接的答案和名单。
  出版《挺艺文,保传承——马来西亚文化品牌剪影》,是要肯定这些艺文团体,感谢这些艺文团体长期努力耕耘,丰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素养;有的早已在国际上声名远播,为国争光。
  我们认为,将这23个团体的事迹和介绍编辑成册,是向国内外人士推介的最佳“名片”,一册在手,就大致上对我国艺文团体有概括性的认识。有了这样的领悟,于是我们下定决心,要出版一本编辑专业,具有代表性的马来西亚艺文团体专书。


(三)太阳常在,偶遇乌云
  本书全名为《挺艺文,保传承——马来西亚文化品牌剪影》。
  我们特别注明“COVID-19”,这是本世纪席卷全球的疫情。这个疫情固然将世界各国冲击的七零八落,患难之中也并非毫无正面的意义,至少我们要学习适应疫情下的新常态。
  线上会议、课程、教学、交易等方面的兴起和蓬勃,使居家办公从概念变成实践;网络教学缩短城乡的差距;线上交易倍数成长,要生存与发展者,需要快速调适,掌握和运用科技便利和新的商业模式。换言之,疫情来了,我们要面对它、处理它,甚至利用它,学习从“坏事”之中,看到一些“好的契机”。多年之后回顾某年的“COVID-19”,我们相信除了感伤,肯定还有美好的回忆,至少我们本身曾经努力过,至少我们彼此曾经相互扶持,度过难关。
  除了“COVID-19”之外,以“疫情下的阳光”为副题,重点在于传达积极正面的态度和人生观。有道是“太阳常在,偶遇乌云”,风暴来袭,我们何其荣幸有机会跟艺文界共渡严峻的考验。我们经历与艺文团体负责人之间的面谈、线上交流、实地考察,彼此之间从陌生到相识,甚至变成生命共同体,这是一开始从未浮现的想象,我们出发时清楚的是要彼此相知相惜。2020年的疫情相当无情,但是疫情下,大阳光圆梦基金和元生基金会没有忘记给艺文团体送上温情。



——文转 大阳光圆梦基金 Shiny Universe 脸书

Your cart is currently empty.
Continue shopping